潘秉衡——中国玉器艺术的一面旗帜

2017-1-7 中国玉雕大师网 作者:刘元生


我收集整理潘秉衡老艺人的文献资料是因为结识了马北辰会长,由于他在筹拍有关潘秉衡的电视剧请我当参谋引起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潘老艺人在家养病期间,曾绘制了上百幅玉雕画稿,后编成两册《潘秉衡琢玉画稿》。其中的仕女部分于1963年11月由朝花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印数仅2200册,很快售罄。1973年11月由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翻印过此书,是油印本,略去了序言目录,只有画稿。

“潘秉衡琢玉画稿”的神仙佛像部分未见正式出版,现可见到一本工艺美术研究所印的内部铅印本和一本蓝色晒图本,内容是佛像等。

大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王名时先生在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年会上发表了《潘秉衡琢玉记》一文,全文约二万字,简要而又系统的记述了潘老艺人的从艺生涯及琢玉技艺。后来此文被收录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文史资料选编”第八辑中。

1982年11月轻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潘秉衡琢玉技艺》一书,印数3200册,作者署名为王名时。作者在编后记中说道,此书在潘老艺人在世时就开始动手编写,参写者有吴品石、徐炳辉、王名时等同志,并曾于1964年写出过一个初稿本,此稿本因故未能出版。吴品石、徐炳辉也在文革中去世。所幸的是当时的资料笔记保留了下来,十六年后由王名时先生增补成书正式出版。


如今的网络世界实在厉害,我竟然在浩瀚的旧书海洋中淘到了60年代那本未能出版书的原稿。可能是文革中研究所解散时书稿散失,感谢有心人保存下这份书稿,为玉器行业留下了这份太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份手稿由牛皮纸封面装订,书名《潘秉衡琢玉技艺》为手写体。书封面及内页均未见作者署名。全书稿126页,多为400字标准绿格稿纸。最珍贵的是当时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杨明甫书前的一页批示,落款时间为1963年11月9日。因此前边王名时谈到的初稿完成时间不是1964年而是1963年。

我仔细的辩读了1963年的书稿,其中主要是两个人的笔迹。执笔人是一种字体,改稿人是另一笔体。这二人应是吳品石和徐炳辉。修改者对原文删改颇多,我在释文过程中根据前后文的联系恢复了部分内容。好在原稿己影印出,读者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这部《潘秉衡琢玉技艺  手稿及释文》于2014年3月刊印出版。

北京现代玉雕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它的根在哪里?我在潘秉衡的书稿中找到了答案。

北京玉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器皿”,潘秉衡在继承明清玉雕及借鉴“痕都斯坦”玉雕的传统技艺加以创新,发展了薄胎器皿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以柳朝国大师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师的薄胎作品更是在继承潘老艺人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使北京玉雕中薄胎器皿的雕琢技艺达到空前甚至绝后的高度。

“镶金银丝嵌宝石”工艺是潘老艺人为北京玉雕的又一大贡献。在玉器表面尤其是薄胎器皿表面镶入金、银丝,嵌入宝石是潘老艺人的又一绝技。现在马进贵等大师的镶丝嵌宝作品也是在学习、继续潘老艺人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

人物圆雕和带景人物玉雕也是潘老艺人创新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北京玉雕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世义大师创造的很多珊瑚、玉石人物作品都是继承借鉴了潘老艺人技艺又加以创新,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

俏色巧雕是潘秉衡琢玉的又一绝技。他创作的“蚌佛”用的是一块杂色玛瑙材料,他把外边的墨色雕成蚌壳,中间雕出粉色的佛,佛左手上的红点雕成夜明珠,右手的黄绿色做成灵芝,蚌壳边缘的一层月兰色雕成两列珠子,寓意老蚌生珠。色彩的巧用令人叫绝。多年来宋世义、郭石林大师创作了很多玛瑙巧雕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对潘老艺人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以上仅仅罗列了北京玉雕主要的几个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出潘老艺人在各个方面开创性的贡献。我们寻找北京玉雕的根,应当就在这里。所以说潘秉衡老艺人是北京现代玉雕的泰斗、祖师爷不应为过。

一个行业应当有一面旗帜,如画界有徐悲鸿齐白石,他们是美术界的旗帜。他们是现代美术界的代表,他们引领着美术界的发展,也奠定了美术界在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地位。

在玉器艺术行业也应当有自己的旗帜也应当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自从民国以来,玉器艺术走出宫廷进入民间,自从解放以来玉器艺术得到蓬勃的发展提高。在这历程中潘秉衡是亲历者开创者,他为中国玉器艺术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玉器艺术家,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玉器界的一面旗帜。

今天我们纪念他不但要学习继承他的琢玉技艺还要学习他高尚的艺德人品,在商品经济泛滥的今天更显重要。

弘扬潘秉衡这面玉器艺术界的旗帜一定会促进玉器艺术的发展,更会提高玉器艺术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地位。玉器作品中有艺术品,玉器创作者中有艺术家。

以此来纪念一代宗师潘秉衡诞辰一百零五周年。

            二零一七年一月六日于海南

        


编辑:路野

上一篇:上一篇:陈永刚:浅谈海派玉雕

下一篇:下一篇:吴卫红:玉器,长江下游史前文化交流的璀璨见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