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 -- 雍正也逃不开的浪漫情怀

2016-3-28  玉雕大师艺术网

话说雍正皇帝在还是一位亲王的时候,命画工与匠人制作了一架十二扇的屏风,每扇屏风上都绘有一位时装美人。在屏风纵多美女之中就有一位美人头簪菊花,手里持着一对套在一起的雕花玉环,眼望门外喳喳报喜的喜鹊,意有所思。


中国人自古推崇美玉,当然,这其实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的地质条件有关,本土少有优质的彩色宝石如红宝石、翡翠之类可供开采。无论如何,玉成为几千年来最受珍重的宝物,相应的,治玉工艺也异常高超。其中有一项近乎神话的巧技,玉工利用“掏雕”技巧,在一块整料上琢出一串圆环,但让这些圆环彼此套在一起,无法分离。玉环浑圆无缝,使得其相互套合的状态仿佛是天然生成一样,实为人工创造的奇迹。出土商代玉器上就已经带有掏雕成的活链,到了战国时代,玉活环技术变得异常发达,出现了曾侯乙墓出土十六节龙凤形玉佩这样的精彩作品。此后,从铺首、瓶盒的衔环、印纽到耳坠,玉制套环在奢侈品与首饰当中都是活跃的因素。


在如此的背景下,出现了“玉连环”这一种固定的饰品形式,以掏雕技术制成两个互相衔在一起的圆形玉环,这一对圆环形状一样,大小一样,雕饰的花纹也一样,蕴含的寓意则是“我愿与你成对成对,情爱永无尽头”。最早《战国策》齐太后怒砸玉连环粉碎了秦国的冒犯。宋代,以玉连环相赠,在上层社会是极为流行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在元代,这种玉连环还发展出一种美妙的升级版——“开合玉环”,即,两只套环在向外的一侧为半圆形,而向内的一侧则琢平为剖面的形式,并且在适当部位做出榫合的结构。如此,两只半圆环可以互相扣合在一起,变为一只看去完整的圆环。一旦将双环分开,则是一对套在一起的对称雕环。环内侧的剖面上还要铭刻诗句,并涂成金字,让整件饰品既华贵又富于情趣。元人张翥《绿玉连环歌为邢从周典簿作》中形容:“展之两环不盈尺,迭作团团小苍璧。”清代乾隆皇帝《咏开合玉环》则道是:“合若天衣无缝,开仍蝉翼相连。往复难寻端尾,色形底是因缘。”都是生动而准确的描述。

由于玉连环是情人之间互赠以表达深情的饰品,传统绘画中便常会描绘手持一双玉连环出神的女子,往昔的人们一看到这样的形象,就都能心领神会,明白画面上的女性是在凝神想念心上人。雍正美人屏风上的簪菊女子便正是带有如此含义的一个经典形象。尤其有趣的是,她手中所持的还是开合玉连环,带有清代开合玉连环普遍采用的蚩尤环纹样。

传统生活中,寄托情感的玉连环既是精美的饰物,也可以用于多种的具体用途。将其吊在床帐的垂带上,便是帐环,系束帐帷;缝在手帕一角,则足以拴带荷包、口红盒等随手应用小物品。对于女性来说,以细巧的玉连环充为耳环的吊坠,是很流行的款式,这种耳环叫“连环珥”,更可以将玉连环吊在簪头,摇曳在鬓畔。另外,开合玉连环同样被用为绦子、丝绸腰带上的束环,如张翥咏绿玉连环诗就道是“请君留束锦宫袍”。

往昔多情男女凝结在玉连环中的深情,那不出声却时时刻刻昭示天下的爱的告白,在今天,也该由现代设计继续传递下去。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一篇:故宫镇馆玉龙:探寻中国龙起源

下一篇:下一篇:理解玉器文化的人文精神,从人物的表情、穿着、动作开始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