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卧虎:记玉文化学者江富建老师苏州讲学感受

2017-10-4 玉雕大师网 作者:孟卧虎

江富建:
玉文化学者
华夏玉文化大讲堂创办人
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宝协常务理事
中国翡翠商会常务理事
独山玉文化研究会会长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顾问(仅此二人,另为杨伯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近日江富建老师去苏州讲学,我有幸陪同,并再次聆听和学习。多年来,江老师一直致力于玉文化的推广,并大力提倡玉雕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倡导玉雕人要守善保真。作为玉雕人,我的感受尤为深刻。

玉,在中国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几千年来人们对玉也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感,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一提到玉雕,还是把它定在工艺范畴。玉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比拟的天然材质美。因此玉雕作品在文化继承和推广的同时,更应该具有艺术性。

工艺品和艺术品本身没有绝对的界限,然而艺术着重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因此玉雕是工艺品还是艺术品,不是玉本身的问题,而是做玉人的问题。

《说玉论道》——显现生命真实的世界,这是江老师此次讲课的课题。江老师不仅提到几千年来的玉文化,并着重论述了玉雕的艺术性。玉雕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应该具有艺术之美;玉不仅仅是材质表面的温润,更应该透过材质温润人的心灵。

道可道,非常道。《说玉论道》的“道”当然是广义的道。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文化本身就是融合和吸收。玉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玉雕作品也应该包罗万象,吸收各种营养,不能片面狭隘地被框定。在传达真善美的文化内涵时,玉雕不能被题材和形式所限制,也不能空有题材和形式。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清湘老人石涛的名言。古今中外的每一位有所成就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都有鲜活的个人特色。不同时期的玉器也有不同时期的特点。

时代在发展,每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都是时代的开拓者和记录者,他们的艺术作品也是时代的产物。

黄山谷说过: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艺术家对事物的感触是很敏锐的,有自己独有的见解和思想表达。近代画家齐白石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师古不泥古,师先人而不泥于先人。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家不仅要师造化,更要善于学习和吸收各种营养,很多事物或道理是相通的,但作品终归还要反映出艺术家的真实表达上来,如此作品才有生命力。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在年轻时招来“集字”之讥。米元章在书法上用的功夫是很深的。他善于广泛地学习同时期以及前人的书法,特别是二王,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可见其学习范围之广,功力之深厚,但在一定时间内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直到把营养融汇成自家风貌,才受到人们的赞许。

小的艺术悦人耳目,大的艺术震人心魄。至于所有的艺术是否能震人心魄,这且不说,最起码艺术能触动人的内心。艺术最能触动人心处,首先在一个“真”字。毕加索说过他花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孩子的画笨、拙,但是天真,不刻意玩弄技巧。这种歪歪扭扭却往往最能打动人,就在这个“真”字。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越老越笨,越老越拙,越老越真。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反朴归真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就如江老师在课堂上所说:豪华落尽见真谆,显现生命的真实世界。

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各种学习,各种吸收融合,对事物、生命地不断感悟,最后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自身真实内心的过程。从艺人要有宽广的视野和心胸,要善于学习吸收各种营养,正如苏东坡所言:“博观而约取,后积而薄发”。我们不要有门第之见,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后盾,没有文化,就没有根。

在当今社会,从艺人普遍缺失文化,所以很多作品显得空洞,只有形式,而无内涵,最多能博人眼球,而无法引人品味。文化不等同于学历、职称,艺术成就的高低也不等于学历、职称和年龄。文化在于不断地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艺术的感染力来源于艺术家对事物的敏锐度。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有些人年纪轻轻就能感受出生命的真谛,而很多人七老八十也仍没有自己独有的见解。每个人每个时期的真实感受幻化成作品是能感动一部分人的,艺术重在感受。

作为一个艺术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绝不是偶然为之,亦不是刻意为之。所谓创新也不是偶然为之,更不是刻意寻找不同,而是结合艺术家本身的生活经历,多方面的综合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自然而然形成的。

艺术家自家风貌的确立本身就是创新,创新也并非抠“创新”这俩字眼,而是形成自身独有的风貌,表达出自身真实的感受。

南朝画论家宗炳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江老师提出玉雕艺术的和美柔秀。

玉之德,在于温润人心;玉之美,也在于温润人心。作为玉雕人要澄澈自己的心灵,以真善之心与玉相结合。尊重玉,去读懂所接触的每一块玉;尊重人,艺术家还要读懂自己,尊重自身的真实感受。不要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任何的表达形式和手法都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就看创作者能不能恰到好处地应用。

我想如此创作出的玉雕作品会更有生命力,也更能打动人!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一篇:市领导莅临沈丘玉文化产业园参观指导工作

下一篇:下一篇:吴卫红:玉器,长江下游史前文化交流的璀璨见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