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 中国玉雕大师网 作者:郭忠华 李京光
中国很多传统文化确实值得我们骄傲。作为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依然熠熠生辉地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影响和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前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百年来,特别是在世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始面临多重现实考研。回顾历史,曾经有过的诸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状态,似乎离当下社会中的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令人唏嘘与感叹,甚至是发指的违背道德的真实案例,它们残酷地将很多现实问题赤裸裸地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国人感到羞愧和难堪。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愧对曾经辛勤耕耘的祖先,也愧对这个养育我们的文明古国。
追溯中国文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玉器的产生与繁荣。据我国多项考古发掘表明,中国人使用玉器有上万年的历史,可谓悠久而古老。值得骄傲的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便已用玉石制成玉器,进行有效的使用,这就是所谓的“玉兵时代”。而这一时期,恰恰正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时期。毋庸置疑,玉器的产生,对那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和发展,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人喜欢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它本身所具有的特别属性。这里所说的属性有两种:包括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从物理属性上看,玉石的硬度较大,且质地细腻、颜色纯正,打击后声音十分优美,观之悦目,听之赏心,当然也就爱不释手;从文化属性上看,玉石之美在于它的温润细腻,且内敛含蓄,更具有高贵品质,这与中国人崇尚的大家风范十分契合。所以,数千年来,中国人能够如此“恋玉”,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能够让中国人视玉为尤物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还是因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孔夫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其生活的时代,就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和“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文化学者。因其对后人的巨大影响,故也被尊为圣人。可以说,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杰出的重要人物。
孔子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人,他对于玉的阐述很有代表性。在西汉学者戴圣所著的《礼记·聘义》一文中,戴圣曾经这样记录孔子说过的一段话:“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孔子十分具有创意性地用“美玉之十美”来赞许“君子之十德”。即:仁爱、智慧、正义、礼谦、乐观、忠孝、诚信、自信、包容、理想。
正因孔子通过以玉喻德,这一恰当的定义和准确的比喻,让中国人对何为君子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这一标准,被后人一直推崇的同时,也让人们对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认知,其外延与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被各界人士所倡导和引用,成就出一段段难得的佳话和美谈。而孔子提出的“君子十德”,更是被后人誉为中华文化之瑰宝!
事实上,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鼎盛于明清时代的玉文化,一直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热捧与追逐的艺术瑰宝。特别是到了最为繁荣的明、清时代,玉雕工艺就此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玉雕大师。那时,以苏州为中心的玉坊,雕琢出各种构思巧妙、题材丰富的玉器,使众多的达官显贵都趋之若鹜地予以购置和收藏,这因此成为当时社会的一股潮流和盛景。
探究玉雕的工艺,便可以感受到这一艺术形式的伟大。据史料记载,玉雕刀法当时就曾出现“三层透雕法”。这种雕法构思十分巧妙,镂雕十分精细,艺术性上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玉雕创作的题材上,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人物、花鸟、虫鱼等,我们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的事物。当然,也有普通人不常见到的飞禽、走兽等凶猛野兽。这充分体现出,当时玉雕领域已经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况,很多玉雕大师也更关注起具有人文精神的自然世界,使其创作更具艺术品位与文化价值。
分析中国历史上玉文化的繁荣时期,会发现一个有趣儿的现象,那就是与时代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实,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在政权稳定的前提下,一般都会采取相对较为开放的政策。反之,则是收紧。因为,这关系到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所以,中国玉文化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历史,是一面镜子。透过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复杂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种社会问题。而玉文化的历史,则是一幅经过铅笔勾勒,然后涂抹上色,最终精致装裱的水墨画。也许更多人看到的,只是那些隽永、丰润的绚丽风采,岂不知,随着时间长河的风云变幻,这幅饱含着创作者的辛酸与苦辣的独特作品背后,同样演绎着一曲荡气回肠的嘹亮凯歌。
在古人认识到玉的价值之后,就赋予了玉很多的社会文化观念。比如在早期的原始社会里,他们不仅用玉做出各种生产工具,而且还将它们用在了装饰、礼仪和祭祀等多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经过商、西周之后,玉在宗教化、政治化和道德化方面,为当时社会“普世价值”的推广与传播,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标杆性作用。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玉文化在社会道德方面的卓越成就。正是孔子提出的恰当的以玉喻德,也让儒家的道德学说得以快速普及。
先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有一个叫丁兰的男子幼年便父母双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未能奉养父母,又感激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就用木头雕刻成双亲的雕像,然后,时常与木雕进行沟通,每日三餐敬过之后,自己方才食用。然而,丁兰之妻对此却有些不以为然,时常有不敬之处。
有一天,在丈夫出去后,丁兰之妻竟然好奇地用针去刺木雕的手指。结果,木雕的手指居然有血汩汩地流出。傍晚,丁兰回到家后,看到木雕流了眼泪,经过询问得到实情后,遂将妻子休弃。这就是历史上《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二则故事——《刻木事亲》。虽然说这只是历史传说抑或杜撰,但是,这篇文章中所表达出的,正是孔子积极倡导的忠孝。可见,当时民间对这一美德,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褒奖。
远观历史,近看现实。然而,就是在当下的二十一世纪里,就是在这样一个已经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浅显道理,却能够让我们看到与之相反的、让人深恶痛绝的丑陋表演不断发生,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据2012年的《青岛早报》报道,青岛市四方区法院受理了一起父母起诉儿女索要赡养费的案件。原告是两位八旬的老人,他们育有一儿一女,从2009年开始,老人住进了当地的一家敬老院,但因为妻子没有退休金,所以,只能靠丈夫一个人的退休金维持两个人的生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儿女们却对老人的生活不管不问,经济上更是不予任何帮助。眼看自己年事已高,经济上又捉襟见肘,很难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儿女告上法庭,要求儿女支付养老费和医药费。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面对老人的诉讼请求,儿女们竟然要求老人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确实拖欠养老费。他们表示,自己每年都会给老人一些钱,并且还轮流照顾了老人。不过,四方法院认为,儿女孝敬、赡养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儿女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最终,法院一审判决,儿女每月支付老人一定的生活费,其它医药费用一并承担。
虽然法院宣判了,也为老人讨回了公道,让这个双方当事人都不愿面对的官司尘埃落定,但是,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我们的内心还是感到十分沉重。当以文明自居的人类,面对谁都不能否定的亲情,却采用走上法庭的方法,成为互相“仇视”的对立面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一定是万分痛苦的。当很多完全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就能解决的事情,却采用谁都不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解决时,内心涌起的恐怕不仅仅是无奈,一定还有那痛彻心底的绝望。
无独有偶,就2012年而言,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的这一类事件,竟然多达几十起。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地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对于这样一些社会现象,北京大学一位著名学者就曾感叹道:“现在的人,为什么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呢?”
无疑,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退回两千多年,我们再看这个貌似荒诞的案例,会惊奇地发现,当人类不断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不但没有与之实现同步飞跃,而且随着物欲横流的现实发展,还呈现出不断“退化”的迹象。正所谓,不进则退。于是,很多法律界的人士就此提出,必须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予以控制这类事件的继续发生。比如说,近期出台的让儿女常回家看看,如果不回去,将面临的是法律的制裁。
但平心而论,法律真的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吗?
除此之外,另外一些超出常态的社会奇怪现象,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近两年来,各地不断出现老人摔倒后,没有人敢上前去扶的现象。究其原因不难方发现,就是因为不断出现的一些救助者反被老人告上法庭的案例。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就此曾经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主要看法有两种:其一是别扶;其二是要扶。不扶的理由是,做好事还承担责任,觉得不值;扶的理由是,不相信人心会泯灭到如此地步,好人有好报。
其实,就这两种看法来说,都对,也都错。就前者而言,说其对,是因为无缘无故承担责任,没有必要,说其错,是因为有困难不伸手,道义上说不过去;就后者而言,说其对,是因为爱心从来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美德,不能放弃,说其错,是因为扶了的后果是,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风险很大。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做呢?
目前,就当下中国社会而言,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既然是问题,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能不承认,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善、恶、美、丑,这一困扰人类的人性问题,始终都是如影随形。不过,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一来,答案就会不攻自破。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文化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夯实于我们社会的“隐蔽之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玉文化——这一具有贵族气质与文化内涵的文明标志,不得不采用它的优质品性——含蓄内敛的方式而大隐于市。但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来说,玉文化必将以势不可挡的润物细无声的气势,用其细腻、优雅的艺术才情,将汩汩的人性之美,灌溉于我们这个道德略显干渴的文明社会。
不能不承认,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与变革的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地产生,加之贫富差距地逐步拉大,势必会让一些社会问题更加尖锐化、复杂化、矛盾化。如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与平和,然后,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诸多的社会问题,将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这一点上看,玉器的温润气质,恰恰可以让人们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困惑和迷茫。正如诗中所云:“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如今,很多中国人都喜欢用玉来比喻人的德行,以孔夫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更是讲究“君子必佩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一个事情,那就是“无故,玉不去身。”抛除封建社会中的某些糟粕的东西,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佩戴做工精巧、美轮美奂的玉器,确实具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好处。不能不承认,孔子能用“美玉之十美”来赞许“君子之十德”,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为中国的玉文化奠定了一个扎实的道德基石。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很多人都迷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之时,其实大可不必为之烦恼,完全可以找一隅之地,然后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孔老先生的这一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然后,再细细品读玉文化的精髓,感悟生命的奥秘与人生的智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玉器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整个世界文明中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特例,它是中国文化生动的物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物质根基。所以,对于我们后来人而言,如果能够更多地深入理解和弘扬中华玉文化,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都会更加美好!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