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藏家道破国内古玩市场萧条真实原因

2016-7-22  收藏家俱乐部

最近和圈中纽约古玩藏家交流中,谈及中国的古董为什么这么难卖!期间震惊不已,为何中国古董价格虚高,名人收藏屡屡天价,期间无数结果都让我咋舌。

国内古董圈偏局限,圈子太窄,抱团太严重,好货奇货可居,普品高低不就,古董圈内信息不透明,交流买卖少,古董投资顾问人才缺乏,导致收藏家只会买,不会卖。投资者想买不会选,变的不敢买的恶性循环。那怎样才能成交率能高呢?

其一,拍卖的物品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因而吸引着众多的竟买者;

其二,竟买者可以触摸拍卖品,专家会站在旁边介绍其拍品和各种知识,这样的拍卖行与顾客建立了一种亲切、和谐的关系,有利于拍卖品的成交。

绝大多数人能否找到真东西好东西,我们暂且不说,就东西卖给谁?可能就成问题了。中国现在的部分有钱人,都是暴发户,基本都缺文化素养。这个暴发户阶层的人,其价值观基本还停留在“房子、车子”等方面,即使其中极少数购买 了一点古董,也大都还属于投资保值阶段,或者带有其他目的,比如某些富豪竞拍天价藏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名,显得自己很有“实力”,以在其他方面获取更 大的利益。所以这部分人即使“收藏”少量古董,也只会去正规大拍上购买,数量也相对极为有限。

民间其实有很多珍宝,这从各电视的寻宝、鉴宝类节目中就可以看到。但因为真正搞收藏的有钱人并不多,所以民间珍宝除了以远低于拍卖行的竞拍价在 

“收藏圈”内流转外,目前基本没有出路。目前,全国拍卖公司虽然不少,但真正能拍出古董艺术品的正规公司屈指可数,而这些公司基本上是以推销自己和关系户的藏品,对一般民间藏家的藏品基本不收。而那些大量征集民间藏家藏品的公司,基本为“只见征集不见成交”的“李鬼”。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藏友来说,就是手握真宝贝、好宝贝,想短期想变现,尤其想赚大钱是基本不现实的。只有等到有钱阶层的文化素养和品位提高到一定层次,收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欣赏和传承,真正好的藏品才会有出路和前途。不考虑其间的一些不正常的炒作投机的潮起潮落,这个过程我想至少需要二三年甚至更长。

有价无市是古玩市场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正如王刚所说。“有人说值千儿八百万,听了就是,不要太当真。”也正如一位资深藏家所说:“玩古玩,玩 收藏,心态很要紧,不要老想着急着一夜暴富。古玩古玩,就是要慢慢玩着。等到有一天,你自己玩够了,有人求着要你的东西的时候,才慢慢放手。这样你就赚钱了。古玩越玩越值钱,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这份耐心,就请你别玩。”

1、近三十年来,中国古玩艺术品市场的最终建立和发展,是在相关法规缺失,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或很不完善的历史背景下,由群众自发性的收藏、交易行为促成的。市场的整个形成和发展,始终伴随着缺乏法制规范、缺乏理性引导、缺乏真伪判别机制、缺乏诚实守信的阴霾。

2、全国房地产泡沫的肆意膨胀与规模各异的大小古玩城、古玩市场结合,与一窝蜂兴起的良莠不分的博物馆结合,导致整个市场供过于求,社会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大量闲置。 

3、赝品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假冒古玩、文物充斥市场,全国各大拍卖公司,没有一家敢于宣称和承诺“保真拍卖,不真包退”;全国没有一个文物市场完全经营真品古玩或文物,总有赝品混杂其间;包括北京潘家园在内的全国大多数地摊市场均以赝品或现代工艺品为主要品种。这样的结果极大地打击和遏制了购买和长期收藏真正的古玩艺术品的正能量。

4、反腐倡廉使“雅贿”和“洗钱”,由一本万利的赚钱买卖还原为极具风险的高成本犯罪行为,以真假古玩、文物和艺术品为权钱交易的载体功能基本葬失,从而使市场对真假古玩、文物和艺术品的需求锐减。

5、暴露的或没有暴露的贪腐官员手中的真假高档古玩、文物和艺术品已经被深藏密室,不敢见天,相当长的时间不敢或不会进入市场流通。

6、不懂行道的媒体和被金钱绑架的真的或假的专家,有意无意的、甚至居心叵测地鼓吹遍地国宝、满眼珍品,使收藏品价格泡沫膨胀,从而导致相当多的收藏者高位套牢,损失惨重,伤透了收藏者的心,使古玩、文物和艺术品的市场购买力整体迅速萎缩。

7、在真正的古玩、文物艺术品的经营中,较早入市,在收得大量真品、精品的“捡漏”过程中,练就了“金睛火眼”,并取得了大量固定客户信任的资深文物商,由于,完整而精美的古玩艺术品愈发品难收,普遍存在“惜售“心理,有实力珍藏精品,待贾而沽。

8、以热爱古代文明载体为初衷,并希冀通过收藏修身养性和投资理财的大量白领的“眼毒”资深收藏家,不仅对精美古玩艺术品藏爱有加,不肯轻易转让,而且,始终以“捡漏”的心态和技巧在机会极少的市场中继续寻觅着完整而精美的古玩艺术品。在他们看来,这个时期古玩、文物、艺术品中的精品此时此刻最具保值、增值的功能,市场也正处于“捡漏”的好时机。

9、上述古玩艺术品市场买卖双方的“捡漏”心态和“惜售”心理的交织和纠结,不仅使得市场上的普品无人问津,更形成精品一件难求,成交率低下的态势,整个市场的交易愈发低迷。

10、前不久的罕见“股灾”,使一大批喜爱古玩、文物和艺术品的白领知识分子失去了应有的购买欲望。

11、目前,“萧条与泡沫并存的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低迷”,实体经济的萎缩,就业状况的不理想必然在古玩、文物、艺术品市场上得到体现。

上述古玩艺术品市场的衰落现象固然不是好事,但是,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市场的衰落,对长期以来,纯粹将古玩艺术品视之为“股票”,企图一夜暴富的为数不少的古玩艺术品经营者和收藏者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教训。

这个教训就是:必须视古玩艺术品为文化产品即给予人们精神享受的特殊商品,其最终使用价值是精神消费和文化传承;而它的价值与其它商品一样,不是炒作出来的,而是由古玩艺术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决定的。

古玩艺术品的价格是古玩艺术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由古玩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就是说,就同一件或同一类古玩艺术品而言,其价值量与价格是成正比的,即价值量大,则价格高,价值量小,则价格低;同时也必须看到:古玩艺术品的价格还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或制约,古玩艺术品供不应求,则价格高,反之,则价格低。

如明、清官窑瓷器这类收藏品,国内多年的基本情况是,喜欢者越来越多(特别是新入行的收藏者),而不可再生的明、清瓷器又远远供不应求,所以价格就不断走高,以至于引来海外明、清瓷器的“回流”;而高古瓷器这类收藏品,因为受文物管理政策的制约和限制,喜欢者不如明清瓷器那么多,所以长期以来价格就远远低于国际市场。

编辑:路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一篇:和田玉价格暴涨利益链调查

下一篇:下一篇:吴卫红:玉器,长江下游史前文化交流的璀璨见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