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王朝阳:"95%玉雕师做商品,而我做艺术作品"

2020/5/1 玉雕大师艺术网  作者:初晓芳 叶聪聪


读玉,靠缘分,玉自然的美和雕琢后的美是相辅相成的。

每个经手玉的人,都是与此玉结缘的人,是这块玉这个阶段的守护者。

一块材料是有独立人格和独特的美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彰显玉最美的一面,同时解读玉的过程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是修炼,这是一种双修。


全国首屈一指的“变废为宝”玉雕大师王朝阳,于近日在青岛市奥帆基地双和园会所青岛玉雕展,让受邀到场的文化届各位大师连连称奇。凤凰网青岛对王朝阳大师进行特约专访,为大家揭秘王朝阳解读玉的独到之处。

“百分之八十的人在做商品,百分之十八的人在做工艺品,而我是在做作品。”

现在大多数人拿到一块玉之后最多的是在切手镯,其他人会根据自己技能的水平和范围来进行雕琢,比如会雕佛的雕佛,会雕花鸟的雕花鸟,雕的好坏跟技术水平有关,而题材是受局限的,因为玉雕师本身的技能不一定全面。

举个例子,在来之前,我们刚切了一块非常好的材料:形状很好,很大,100多公斤,表面是水酒黄,聚光灯照进去显示非常通透。

根据这块材料的品性,我们通常在创作之前要先做几种假设。通过这个假设过程,我们可以更具体地看出不同玉雕师解读玉的不同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切手镯,这是第一境界——商品。

因为如果一旦玉切开后发现通体透亮,冰冰的感觉,那完全可以去切手镯。100多公斤可以切出100多只手镯。卖得很快,很快可以回本赚钱,这是纯粹商业目的的艺术行为。

而且所有玉雕师处理手法中,估计超过80%的人会拿去切手镯,因为很快可以收回成本,这是商业考虑,也是玉在现当代最大的身份体现形式——商品。

然后,我们可以作佛,这是第二境界——工艺品。

稍微提升一点的处理方式是雕佛,因为玉石本身形状特别好,留最大的核心位置做一座大大的观音,一个佛,其他小的可以做分身佛,商业价值也很高,这就是工艺品。

而在所有玉雕师处理手法中,至少有15%会当成工艺品,雕刻成观音、菩萨等,进行祭拜。这便是玉的工艺品身份,是较为传统的形式,是老祖宗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形式。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艺术创作,这是第三境界——玉雕艺术作品。

但观音和佛我们都不缺,所以我在研究进行创新性“解读”,用这块材料用心进行创作。

首先我根据原材料的特点,考虑做成印章,印章主体部分为通透,而材料前段刚好取材为黄色,很适合印章特色,而印章题材考虑记录中国“红色印迹”,记录中国革命史中重大地点或时间节点,这个已经从工艺品走向“艺术作品”的高度了。

但是后来经高人指点,我发现了更好的“读玉”方式。

一位老师说,“红色印迹”这种构思的题材有两点不太好:第一,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这个阶段非常短;第二,这个表皮是黄色,不足以表现红色。

老师还推荐了一种灵感,说不如表现“炎黄印迹”,把中国历史脉络通过每个时期典型的人物和事迹现象来表现。作为一个“印迹”,从原始时期到现代,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历史意义就不一样了。

这种解读方式下,“炎黄”跟原材料的黄色表皮特色很吻合,跟玉石本身气质和时代精神都很契合,我想不可能有其他材料能表达如此宏大的题材了。我们回云南后继续研究,请教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邀请其他艺术家,成立工作室。

读一块玉要一两年,很少有人沉住心境,就那么几个人能用心去做。

其他人不是不用心,而是与人的能力有关,有人也想做其他的创作,但是技能有限,只能雕自己最有把握最擅长的。

而我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将这个层面提升为“读懂玉”,兼具“美感”。这是极难的。

比如有人拿到一个原料,只能通过自己创作去雕刻自己所擅长的牡丹,但不会去研究为什么雕牡丹而不雕其他。我们很注重这个层面,要问一个为什么,我们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有一个主张的内容,我们有独特的对美的理解。

而这个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去研究,要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座谈,不是想到就可以做到的,很花时间费精力,没有专业的辅助,如何去解读得更到位?

玉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整个人类中,只有华夏民族对玉有深刻的理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一直在尽心推广“玉文化”,就是希望不浪费八千年玉文化的资源,不单纯因为玉好看,我想让玉合理并最有价值的存在。作为一个雕刻师,我们有责任感使命感,要去付出,我想这才能做好这件事情。

后记:崔永元评价王朝阳“脱离了玉器商人的身份,成为了玉雕艺术家。”不假,王朝阳采访席间提到,他有时会为了更好地凸显艺术价值而牺牲一些商业利益,更是会为了读懂一块玉,长达两年“按兵不动”,也许真是这种纷繁世界中的安静心态才得以让他从众多玉雕师中脱颖而出,也许正是这种对玉虔诚“信仰”的态度让他创作出各种玉雕大作。

也让我们一起期待他新作“炎黄印迹”的诞生,想必又是一件扛鼎力作。(来源:凤凰网青岛)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一篇:直播买翡翠玉石你有什么奇葩经历?买家:小心驶得万年船;卖家:百年修得同船渡

下一篇:下一篇:文物修复|让碎片破“璧”重圆重现辉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