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12 玉雕大师艺术网
纵观中国玉文化的悠久历史,可谓是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从中国古代玉器的产生到玉文化的蓬勃发展,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可以印证出的,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不朽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除此之外,另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对美的孜孜不倦的渴望与追求。而在这其中,最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中国人对玉石的探求和追逐。中国人之所以能够如此痴迷于这些神奇的宝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玉石本身具有的特别属性——温润细腻和含蓄内敛。
难道仅仅因为玉石的这一特别属性,就可以让我们中国人趋之若鹜吗?这个答案显然还不能够具有充分的说服力。那么,玉石之美究竟在哪里呢?为此,作为用毕生精力研究玉石的我国著名玉文化学者鲁克化教授坦言道:“其实,玉石不仅仅具有温润细腻和含蓄内敛的特质,而且,玉石本身就很纯粹和刚硬,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恰恰代表的是一种高贵的品格——耿直、坚韧、不屈。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历史上,才使中国人在遭受外来列强侵略之时,不屈不挠地顽强反抗,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温润如玉,从容前行
鲁克化老师说得没错,中国人之所以能够视玉为绝世之宝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因为其品性的唯美与品格的高尚。其实,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而这种传统文化的诞生,正是从上亿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发现了第一块神奇的玉石开始。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玉石之本色,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
鲁克化老师对玉石的痴迷,在业界已经成为传奇。在笔者采访鲁克化老师期间,曾经有幸到他的家中去拜访。他的家并不奢华,但绝对可以称之为独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的房间里,除了大量的玉石专著和历史文化类的书籍之外,剩下的便是充满绿色气息的各种植物和花卉。身居这样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房间里,不由得让人有一种恍惚的畅想,仿佛时间的脚步在那一刻戛然而止。而主人的心境,也随之跃然而出,不由得让人赞叹与钦佩。正所谓,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这在当下的社会,恐怕达到让人望尘莫及的境界。为此,他曾经十分乐观地说:“闹中取静,不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吗?”
其实,在笔者看来,鲁克化老师的家与其说是家,倒不如说是一个大书房要更为贴切。因为在他的家里,各种玉石专著和历史文化类的书籍,毫不客气地占据了他很大的生活空间,使人肃然敬佩起他读书之勤奋。当然,生活之中,鲁克化老师还离不开一样好东西,那就是——美酒竹叶青。根据了解,竹叶青酒作为中国的一大名酒,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实际上,竹叶青酒以优质的山西汾酒为基酒,配以十余种名贵的药材、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的作用。难怪北宋文学家庚信在他的诗作《春日离合二首》之中,就曾经有过如此令人神往的美妙描述:“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鲲鸡弦。”大诗人能够如此放松地一边轻弹着琵琶,一边品尝着竹叶青美酒,使我们当下之人很容易便产生一种艳羡——这等美妙又自在的闲适生活,恐怕早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吧?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鲁克化老师却似当年那位才情出众的大诗人一般,悠闲自得、从容不迫地于闹市之中读书和饮酒,这不由得让很多人大为惊叹,莫非在鲁老先生的心中,那些令很多人向往的金钱、地位和名利不过都是过眼云烟?想一想,着实地令人感怀和敬佩。
美玉需经磨砺
当我们很多人感叹,鲁克化老师在玉石文化领域取得的卓越成绩之时,却不会想到,他当年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困苦。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鲁克化老师便对玉器这种古老的物件充满了兴趣。在他看来,玉石——这种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最为高贵的礼物,是充满神秘与神奇的“奇异之石”。那个时候,还不大的他,便常常会心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们便使用起玉器呢?最初他们又是如何发现这些玉石的呢?于是,这之后,在他充满想象的广阔的心灵世界里,便开始产生出许多关于玉石的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终于,那之后,他把握住一次难得的机会,顺利地进入到北京景泰蓝工艺美术厂工作。事实上,正是这次机会,使他成为中国玉文化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不过,这其中的各种艰辛,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然而,每每谈及当年那些工作中的各种艰辛和困苦,鲁克化老师都是一副神情释然的态度。笔者听到,在他充满情感的话语之中,既没有丝毫的抱怨,又没有些许的伤感,仿佛这一切都不是发生在他的身上似的。笔者知道,这并非是他对过去的艰辛和困苦的回避,而是来自心底的豁达和乐观。某种意义上说,这恐怕就是他与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吧。
当下的中国,很多人都在探讨成功的话题。对于成功的理解,鲁克化老师的的态度很明确,任何成功都是需要经过生活的百般磨砺,成功是属于执著于不断在失败中站立起来的人,他们才是最后的成功者。对于自己在玉石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功,鲁克化老师只是淡然一笑。随后,他十分谦虚地说,自己只不过是比别人更幸运一些罢了。或许正如他所言,幸运是一个成功的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更好地去理解这其中的深层次含义,那就是,任何成功都不会是偶然的,任何成功都是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其实,在鲁克化老师看来,曾经经历的那些艰辛和困苦,若干年后你会发现,它们都是你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那些年,因为自己的刻苦努力,鲁克化老师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很快便成长为单位的生产骨干。后来,因其设计的新产品受到中外客商的喜爱,被领导提拔为北京市工艺美术厂玉器车间的主任。至此之后,鲁克化老师先后拜访、拜师玉雕界的名家,积极钻研玉雕技艺,全身心地投身到玉器雕刻的学习之中。在这期间,由他与玉雕大师贾玉森先生共同设计完成的《百鸟凤凰牡丹》等多部玉雕作品,受到玉雕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赞许,并且获得多项玉雕行业的大奖。尽管在玉雕创作上成绩斐然,但鲁克化老师还是十分谦虚地表示,这些成绩都已经属于过去,自己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玉不琢不成器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在鲁克化老师担任北京工艺美术厂车间主任期间,中国社会还是典型的计划经济。那个时期,鲁克化老师为了节约资本,积极动员单位职工把企业内的一些闲置物件找出来。在这当中,他意外发现仓库里有一块表面都是白灰的青金石。虽然那块青金石被闲置于仓库的一个很小的角落里,但还是被他给发现。当时,他就判断出,这块比较大的青金石是可塑之料,如果利用好了的话,将会被雕琢出一件很好的艺术作品。
于是,鲁克化老师马上找来被誉为“北玉四怪”之一的玉雕大师潘秉衡老先生。随后,他们只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研究和构思,便决定利用这块青金石的自然型,创作出一件叫做《九龙璜》的充满中国元素的艺术作品。常言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接下来,他们说干就干。经过数日的精雕细琢,这件用“废料”青金石创作而出的精美的艺术作品,很快便呈现在众人的眼前。随后,在大家的一片赞许声中,这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受到外贸部门的高度好评,为当时国家实现创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当鲁克化老师每次回忆起这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意外地发现,他的眼中闪烁出的是一份难以抑制的喜悦。或许在当下的社会,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他的那份爱国热忱。不过,当我们将这个“变废为宝”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会因为他的那份拳拳爱国之心而有所动容呢?
时光荏苒,如今的鲁克化老师早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声名显赫的玉雕大师,他还是国际著名的玉器鉴定、评估的权威专家。近些年来,随着收藏热地不断兴起和繁荣,很多人都会慕名找到他,请他做玉石方面的各种鉴定和评估。很多人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惜以重金作为酬谢,希望他能给予一些“关照”,但他从来都不会为此所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做到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让每一块玉石和玉器都展现其本来的价值。
玉之品,人之格
毛泽东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关于对一件玉雕作品的价值评估,鲁克化老师有着自己严格的标准和依据。简单地说,一件上乘的玉雕作品必须要具备“新、奇、特、绝”的重要特征。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是指玉雕作品要有很好的创新精神;这里所说的奇,主要是指玉雕作品要奇特,要摆脱一般化的创作;这里所说的特,主要是指玉雕作品要具有特殊性;这里所说的绝,主要是指玉雕作品要有唯一性。
在鲁克化老师看来,如果评估一件玉雕作品缺少了这个重要标准,那么,这个评估就很难让人信服。的确,不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认真都应该是我们具有的品质和态度。无疑,他做得很好。
很多年以前,鲁克化老师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将中国历史悠久的玉文化发扬光大呢?退休以后,他拿出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玉雕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的工作,以传授玉雕技艺和玉雕文化的方法,让一批青年人才涌现,使玉雕行业的专业人才得到充实和保障。除此之外,鲁克化老师还去全国多个玉雕产地进行讲学和交流,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涌现而出来,有些人才甚至已经成为玉雕行业的精英人物。尽管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了,但他依然有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灿烂的玉文化。
鲁克化老师喜欢玉,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他到底为什么如此喜欢玉呢?对于这个问题,他坦言道,“其实,我能够如此喜欢玉,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从小就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题演绎发展而形成的。古人是以君子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品德。那么,到底何为君子呢?自古以来,他们便遵守君子比德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以及君子必佩玉等传统的文化观念。孔子很好地总结了玉的品德,以此标准来教育后人,让大家从玉的身上学习这些优秀的品德,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子。
关于君子之说,鲁克化老师比较认同。但他同时又强调说,我喜欢玉,是因为玉的高贵品质和高尚品格,希望自己也能够如这美玉一样无暇。不过,作为一个与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玉文化研究者,他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懂得舍与得的普通人,亦如他窗前的那瓶陈年的竹叶青酒一样,能够顺气除烦、舒肝益脾即可。至于那些世人追逐的名利和诱惑,都不过是过眼的云烟罢了。鲁克化老师说得没错,假如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不需更多的索求,那么,或许带给我们的就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