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4 玉雕大师艺术网 作者:魏余基
与琥珀结缘,是在2011年深圳的展会上。2001年被寿山石雕刻艺术所吸引,拜师、学艺,从此走进雕刻艺术的大门。
我热爱雕刻这门艺术,但无论是寿山石的色质斑斓抑或水晶的莹润剔透,却无一是能触动我的内心的雕刻材料。何去何从,在学艺的第十年里,我陷入了迷茫与困顿中。在这迷茫与困顿之时,应友人邀约到深圳散心,仿佛命中注定,在这里我找到了让我一见倾心的雕刻材料——琥珀和蜜蜡。
自古以来,琥珀就被视为稀世之珍。据考古发现,汉代就已有大量琥珀工艺品出土,而在佛教经典《般若经》中,琥珀、蜜蜡被列入“佛教七宝”,作为礼佛的最高规格材质之一。
琥珀,作为一种雕刻材料,它不仅兼具了寿山石色泽丰富、质地凝结、温润细腻与翡翠、水晶的莹润剔透的特点,同时又有着与寿山石、翡翠、水晶等大不相同的物理特性。琥珀为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宝石,质地轻、涩,硬度偏低且质地生脆,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崩刀”情形,诸般努力溃于一时。因而,精工细作是其根本。
琥珀的产生是由亿万年前树脂流淌、堆积而成,因此每一块琥珀、蜜蜡原石都拥有自己了独一无二的纹理(流淌纹)与色泽;同时,琥珀中诸昆虫、植物、矿物等多种内含物,更使之具有千变万化的姿态,赋予了雕刻创作更多的可能性。
琥珀雕刻创作,是一个利用琥珀原石自身皮质、形状、色泽、纹理等特征进行艺术加工,并将创作者自身情感、审美诉求寄托于作品中的过程。
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唐代画家张操提出的艺术理论中,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天作而成的自然之美,我们所进行的正是在将自己的内在情感与构思在作品中呈现过程中,完成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转换。
寿山石雕刻创作讲究“相石”,琥珀雕刻亦不例外。琥珀,在历经亿万年的时光沉淀,后,每一块原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纹理、色泽,以及表面风化特征,有些又含有各不相同的包裹物等。
这些千姿百态的琥珀原石都是独特的、有生命的个体。琥珀原石的风化纹、流淌纹以及质地、色彩变化,能够为我们在雕塑时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这正是寿山石雕刻艺术中“相石”技巧的应用,在作品创作中力求做到“察颜观色”、“循势造型”,充分借助琥珀原石的纹理、结构与线条进行自由丰富的想象与雕刻,讲求线条流畅,最大限度保留琥珀的自然美。
另外,由于长时间埋藏地下,每一块原石又并非尽善尽美,如何保留雕刻琥珀原石自然之美所带来的丰富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又应该尽量因为瑕疵、缺陷造成的整体神韵的缺失,其所依仗的正是我们在创作中凭借合理的布局与熟练技艺,因材施艺、扬长避短。
在丰富的色质、纹理之外,琥珀还具备有莹润剔透的特征。这样的特征在给人带来视觉上美享受的同时,也为雕刻带来了另外一个难题:琥珀、蜜蜡都有着半透明或表面微透的材料质感,线条与部分细节在这种质感中不易被视觉所感知。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雕刻中,我们可以借助材料自身的特点合理布局、取巧表现出作品的层次与变化,或使用磨砂的表面处理人为创造质感上反差。以我的作品《观月》与《守望》为例,《观月》就是借助了琥珀原石俏色和背面包裹、纹理与透明材质之间的对比,用简约的刀法刻画出手持青莲、自在倚坐的佛教形象,透过正面琥珀更显月下朦胧之美,营造出一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如梦如幻般场景;而《守望》中棕红部分表现传统沿海女儿常年被海风刻画出的肤色,磨砂质感反衬出肌肤的细腻。
在雕刻创作的过程中,利用材料自身的特点合理布局、取巧,实际上,正是我们通过探寻雕刻材料内在的色则、纹理特征之间相互联系,以及材料质地微妙变化的过程,并将探索所得结果,运用相应的质感表现法对琥珀原石进行艺术加工,以达到去劣存优效果的创作过程。
除此之外,雕刻"线条"的造型语言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手段。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以及中国画的影响之下,中国传统雕刻艺术所呈现的动态线条美感,与西方雕刻艺术单纯注重团块美感的造型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雕刻艺术所强调的正是在线条造型基础上与团块造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中包含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高度概括的审美思想,世间风雨、山川景色以及个人的情感、喜怒哀乐的变化,都在这种那个团块与线条的互动关系中被概括;这种“线性化”的过程,也能够成为抽象的自然美与艺术之美转换的纽带,这一转换的基础正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思想所追求的作品的神韵与意境。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