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质地详解

2016-03-09 玉雕大师艺术网  作者:李永广



质地是评判和田玉的最重要指标,对于它,你到底知道多少?

1、坑、形、皮、性

质地是和田玉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由结构、裂绺、光泽、透明度、纯净度等因素构成。质地的好坏是评价和田玉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质地细腻、温润是和田玉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区分玉与石的主要依据。玉石行业中习惯以坑、形、皮、性来判断和田玉的质地,坑、形、皮、性虽然是感官经验,但它反映了人们对玉认识的深化。

(1):坑指和田玉的具体产地。业内习惯以产地即坑,作为玉质优劣的代称,行话中所谓的“坑口好”,就来源于此。古代著名的新疆和田玉坑口有戚家坑(所产白玉色白而质润)、杨家坑(所产和田玉外带栗子皮色内部色白质润)、富家坑等。

(2):形指和田玉的外形。和田玉具有不同的产状类型,具体可分为山料、山流水、戈壁料、子料等等。整体而言,山料的质地良莠不齐,出入很大;山流水、戈壁料、子料千百年来受风刮、日晒、水流冲击等因素影响,玉质一般较为纯净,质量也更好一些。

(3):皮是和田玉的外表特征。玉本无皮,皮指的是玉的表面。皮有其自身的特征,能反应出玉的内在质量。质地好的和田玉,特别是子玉,应该是皮如玉,即皮好内部玉质就好,皮不好,里面的玉质也不好。

(4):性指和田玉的内部结理构造,即组成和田玉的微小矿物晶体的颗粒大小、晶体形状以及它们的排列组合方式,业内将此简称为“性”。如干性、硬性、软性、冻性、糖性等等。愈是好玉,愈没有性的表现。玉性实际上是玉的缺点,好的和田玉一般无性的表现。

2、结构和田玉中透闪石的结构为极细的纤维状、交织状、毛毡状结构,越紧而密、细而匀,其质地就越细润,油脂感就越好;和田玉中透闪石的结构如为变斑晶结构,其质地上必会出现“石花”、“石脑”、“水线”等白色的斑点、团块,其质地也必然粗糙,质量会下降或变差。

3、光泽

和田玉的油脂光泽是指玉石表面的反射光能力,它主要取决于光照射到和田玉后所产生的内散射光。充足的内散射光存在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有:光线能射入和田玉内部的一定深度;进入和田玉的光线应被充分散射等。要使光线射入一定的深度,就要求和田玉具有一定的透明度,透闪石晶粒有一定的粒度并且紧密镶嵌,尽量减少晶粒间隙,内部结构尽量均匀,内部不存在显微裂隙;要使和田玉的光被充分散射,就要求和田玉透明度较差,组成矿物的透闪石晶粒尽可能小,但数量尽可能多。和田玉的油脂光泽就取决于上述二者相互矛盾条件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越高,油脂光泽越好。所以,优质的和田玉多呈油脂光泽,行内称为“脂份好”。呈现其他光泽者质量次之。

4、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矿物学上一般划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实践证明,当和田玉的透明度较差时,显得不滋润;透明度较高时,会缺乏优质和田玉的油脂光泽,并因此失去和田玉所特有的凝重感;只有在透明度适中时,和田玉才有较高的质量。

玉石行业多以“水头”来形容透明度。透明度好的,就水头足、地子灵;透明度差的,就水短、水头差、地子木。对于和田玉而言,不透明或太透明都不好,应该呈现出似透非透、凝脂的感觉为佳。具体讲,就是看上去应该不透明,强光手电侧面打上去,光可穿透或进入一定深度。因为透明度太好会给人“轻浮”不凝重之感,而透明度太差则脂感变差而蜡感强烈。所以好的和田玉多为微透明状。为便于操作,可将和田玉分为好、适中、差三个档次。好指玉石呈现近透明状,似米汤样;一般呈半透明体,较薄处可透光,但看不清透过的物象;差的和田玉基本不透明,所以透明度适中是和田玉的最好品

5、洁净度

洁净度是指和田玉内部含有瑕疵的多少和阴阳面的情况。和田玉为多晶质集合体,同一块玉石中颗粒的粗细会有所不同,颗粒的大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造成和田玉质地不均匀,形成瑕疵。这部分瑕疵主要包括石钉、石花、米星点等。和田玉中的瑕疵多为其中包含的杂质矿物所致。由于包裹体的颜色不同,石钉、石花、米星点等往往会显示出黑色、黄色、白色等。在一块和田玉中,玉质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在玉石行业中通常称玉质好的部分为阳面,也称赌头、顶面;玉质差的部分为阴面,即接触围岩的部分。玉石的这种阴阳面之分,实际上反应了玉石在形成过程中围岩对它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山料和山流水中表现较为明显,对玉石的价值影响很大;在子玉中则表现不明显。因此在评价和田玉的洁净度时,还应注意质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6、绺裂

由于受地质作用的影响,和田玉中的可见裂纹,也称绺裂。和田玉的绺裂分死绺裂与活绺裂。死绺裂是明显的,有碰头绺、抱洼绺、胎绺和碎绺等。活绺裂是细小的绺裂,有火伤性、指甲纹、细牛毛性、星散状鳞片性等。

绺裂对玉石的品质影响很大,应尽量去掉。一般说,死绺好去,活绺难除。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解读中国古代玉牌

下一篇:入门级菜鸟必看 明清玉器概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