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庆:创新设计在玉雕创作中的重要性

2016-3-23 中国玉雕大师网  作者:刘国庆

玉雕作为中国权贵文化氛围下的形成的独特雕塑语言和造型艺术,在文化和财富相对集权化的封建社会环境下,凝结着每个时代权贵贤达和文化精英们的审美情致和价值观念。玉石,在世界四大宗教体系公认的崇高材质----黄金之外,成为无宗教崇拜的华夏民族繁衍绵延历程中独树一帆的精神信物,“黄金有价玉无价”这种发自民族内心的玉石崇拜,使得各个时代的美术、工艺、文化在这种独特材质上施展到最为极致的状态。时至今日,世界各大艺术品博物馆都会设置中国玉雕馆藏门类,足见,中国玉雕作为艺术品始终承载着民族至高审美情趣的精华,刻画着各时期文化价值追求的符号性标识。

玉雕艺术在当今中国开放、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里,不再只是王公贵胄的配饰和玩物,已成为全社会公开享有的艺术;不再受封建社会等级制表现形式的限制,它得以自由汲取多门类的艺术元素的精华,拥有了更多题材和表现形式;玉雕艺人早已经摆脱了沿袭数千年的传统工具,使用着国际化的珠宝首饰加工工具;

同时,当下中国在玉雕艺术品方面的购买力,足以吸引全世界范围的玉石材料进入中国,供应这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单克白玉价格可以媲美钻石价格的独特市场;

在玉雕艺术生存在如此优越的一个时代里,我们能否期待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玉雕作品。

研读中国五千年玉文化史,每个时期的都有表现当时审美特征的典型器物,每个时代的玉雕作品都有着前无古人的创新设计。

热爱中国古玉的朋友都会了解,新石器至浙江的良渚文化、辽西的红山文化,所用的玉都是在当地取材,玉是德行的象征,代表身份及地位,同时是祭神时的器物。这段时期的玉器,良渚的神灵图腾符号;红山的猪龙动物圆雕,都是先人应用玉的独特材质创造了独特的神灵造型,成为这一时期部落和族群鲜明的族徽或崇拜物,关于这一时期的玉器,是彻底的精神产品,具有任何材质无法替代的造型美,传达了汉民族与玉石之间最为自然且无可替代的精神契合。若言玉之美,构成我华夏民族造型审美起点之一,绝非牵强之辞。

两周时代,开始有较厚的片状玉器,发展至商代,雕琢技术的改良,有更薄的片状玉器,也有较大块的璧玉,另外亦出现更多雕工较细的龙、鸟、虎、蝉、螳螂等圆雕玉器。西周时,雕工又进一步,当时雕刻花纹的能力高了,以前是甚少的;春秋时期,开始流行将玉制成玉环等饰物佩戴在胸前,以展示身份地位。战国时期,由于战争激烈,流行将玉器作为剑具的饰物。

进入汉代,人们的喜好又有改变,当时流行螭虎(即壁虎)玉饰,比龙更盛行。汉代丧葬更多用玉来作为陪葬物,如死者口中含玉蝉,手握玉猪,甚至眼也有玉眼盖,以及玉衣。这时的另一潮流,是舞人题材玉雕,即正在跳舞的舞者形状。但是应该强调的是,这个时期的璧作为一种标准的配饰用玉形制,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战国的玉璧作为这个时期最为精彩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化中财富的符号,一直沿用到今天。

唐代的女性很爱美,流行以玉雕成步摇,插在簪上,走路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当时中国往欧洲出口丝绸,带来丰厚的财富,于是,各种人物题材的带板作为这个时代的典型题材,成为唐代玉作的标志。

崇尚高雅纤巧的宋代,流行花鸟玉雕,另外也特别盛行以童子为题材的玉雕,有莲蓬童子、葫芦童子、莲花童子、灵芝童子等,非常趣致可爱。自此,婴戏成为玉雕艺术的一个固定题材。玉童子的出现和盛行,以崭新的面貌显示出民间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中国玉文化进入世俗化时期的重要标志

到了清代,乾隆时疆域扩展至新疆,获得更多优质的和阗玉,皇帝和皇家造办处直接介入器物设计,玉的款式也更复杂优良,出现大量宫廷风格的大型摆件,出现很多皇家定制、规格化的玉扳指、翎管。明清时期的子冈牌,无论形制和内容表达,都成为这一时期前无古人的创新,将中国文化至高审美的的诗、书、画、印与白玉的材质完美结合,开创了玉雕设计、制作、佩戴、审美的全新规制,沿袭至今,玉牌子依然作为中国玉文化鲜明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持续焕发着它的艺术生命。

中国玉雕,从来是“因材施艺”,是先有材料,再有工艺,最后才是设计。关于玉雕设计创新的讨论,只在玉雕行业内取得一级工艺美术师资格的范围内,才能沟通。

中国玉雕所谓“四大国宝”作为国家献礼工程,就其艺术成就而言,只是把明清玉雕技艺发挥到了极致,作品凭借着巨大的材料优势,完成了前几代玉雕艺人未曾达到的体量。但从工艺和手法方面,是完全沿袭了明清传承下来表现手法。另一种表述是,明清玉雕技艺创新始于陆子冈,终结于“四大国宝”,在此之后,看到很多尝试突破的作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新中国玉雕艺术的修为,从未超越明清的水平。

新中国到文革期间,在那样一个举国封闭的文化环境里,海派玉雕可以出现《攀登珠峰》《万里长征》等大型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而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几年,或许是当下中国经历的是从未遭遇过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作为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存在的玉雕艺术,作为一种“静止而精致的情趣”跟这个快速膨胀的社会很难找到共鸣。

近三十年来,中国各个艺术领域、艺术样式几乎都发生了既有意识形态的解蔽和既有审美价值的现代性转换。而中国的玉石雕刻艺术则长期受困于技法工艺的师徒传承状态,对于民间传统泥古不化的思维方式、因循守旧的程式化风格已然形成一种难以自拔的制度化症结。面对玉石雕刻界尴尬的文化语境,如何推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势头,打破意识僵化的现实格局,从而记录中国创新型社会转型时期的审美诉求,正是中国玉雕艺术的突破方向。这也是一些拥有专业美术教育背景,同时正在从传统艺术形态和中国美术元素中寻求创新灵感的创作者,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的方向。

今天我们看到,邱启敬利用当代雕塑构成形式,结合中国文人玉雕意境创作的《九宫格》,实现了雕塑艺术形式与玉石材质的融合。这组当代艺术作品以物、我的二元关系,寻求外在与内在二者关系的谐调。以细致、温润的和田玉为材料精心雕就的一片浪花、一叶扁舟、一匹卧地的瘦马,无不精准地转换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神与物游”的传统审美经验。

关于当代玉雕设计创新的问题,我们可以看看乾隆皇帝倡导的治玉理念:端正俗样,崇尚师古,提倡画意。 但是,从一个艺术品创作者或是设计者的角度出发,以中国玉雕史所记载各时代典型器为例,我们可以快速罗列出每个时代都极具本时代鲜明特色的标志性设计或极为典型的表现内容,反观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中国的玉雕作品创新实在乏陈可善。

如果查阅中国历届玉雕工艺美术大师及各类获得国家级玉雕大师的美术教育背景,你会惊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全国人民都开始爱玉;这又是一个最尴尬的时代,当代玉雕艺术已成为匠人统治的时代。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家都有钱可赚,创新与否影响着赚钱的多寡,但经济形势一走低,市场要是稍有波动,那些沿袭老路子、完全不思创新的企业就首当其冲要面临窘境。

创新对于玉雕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玉雕缺乏创新首先表现在题材上,一做就是福禄寿喜,就是名字也还是将那些传统照搬照抄,马上封侯、官上加官,仍然是过去的小农经济意识,缺乏美学思想,这样的作品是无法使中国玉雕走向欧美更大的市场的。

目前,玉雕从业人员也热衷于评奖,拿头衔,拿大奖,一旦评上大师,加工费马上提到几十万,但却有价无市,是无法长久的。为了使中国玉雕行业走得更远,需要从业者潜心创作,创新思考,精心雕几件传世之作,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大师。


作者简介:刘国庆先生,亚洲彩石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亚洲珠宝工艺美术师。出生于1965年,14岁进入南阳玉器厂学习玉器创作,1985年进入河南省高级玉雕设计班进修, 1986年回玉器厂任玉雕产品设计工艺师。1994年离厂,并创建艺苑玉雕厂担任厂长及设计师。2000年后,刘国庆先生专注于彩石的开发与利用,并在2005年创立了亚洲第一家彩石雕刻研究所。2012年后,刘国庆先生投身于研究玉器石料,并开办了享誉内外的玉龙天下收藏馆。

刘国庆先生多次受邀出席各种文化交流会以及展览会。在1996年及1998年期间曾两次赴台参加“台湾玉文化交流会”,并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进行考察; 并在2012年,受邀参加台湾花莲县艺术节,在艺术节中发表了关于“两岸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分析”的演讲,并展出了大型金奖玫瑰玉工艺品“马祖出行”,深受参会者的一致赞誉。在2015年,刘国庆先生被亚洲珠宝联合会宝玉石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聘为副会长兼专家组成员。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刘国庆:意境在玉雕技法中的表现手法

下一篇:柯少雄:琢玉之道在于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