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乃青:玉事三题

2022/1/24 玉雕大师艺术网 作者:魏乃青

当今时代,玉器的部分传统功能已成为过去,古代玉器上的神秘光环也在现代玉器上不复重现,玉器的用途从历史积淀中剥离出来,以雅玩和实用器的身份走入了千家万户。天然玉石具有独特的美观性和稀缺性,通过雕刻工艺的创造,便有了品位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玉石制品无论是佩戴、把玩还是陈设装饰用品既有天然的物质属性也有承载文化的精神属性。


多年以前,一件朋友收藏的谷纹玉璧让我至今难忘,它质地莹润、洁白无瑕,雕刻工艺更是宛若天成。我敬畏于它的气质风骨,欣赏它、抚摸它,不禁让自己沉醉其中;它散发着一种高贵的气息通过眼睛直达心底,有幸遇见这样的玉器仿佛一次心灵的洗礼,印象必然深刻。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让人心动的魅力,就如那件玉璧,无需言语却让人得到了美好的精神享受。


从那时起,我逐渐了解了更多的玉石并积累了一些玉器鉴赏的知识经验和心得体会。玉石的品种繁多、产地分布很广,不同产地和种类的玉石争奇斗艳、各显其美。质地坚硬细腻是玉石的基本特征,玉石的色彩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含蓄的、张扬的、清雅脱俗的、富丽华贵的,总之,人们喜欢的那一种就会在玉石里存在着。丰富的玉石资源为玉器生产、审美和消费提供了多元化的物质基础,也使玉雕艺术充满了蓬勃旺盛的活力。


在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新冠疫情不断蔓延的背景下,玉器行业也经受着较大的冲击,部分玉雕从业者的生产经营陷入了艰难的困境,如何走过这个寒冷的时期?这是每个行业中人都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玉雕行业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而关键问题不外乎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石头和玉石的分辨,二是玉器制作与设计理念,三是玉雕、消费以及审美。笔者对此有过长期的思考并记录了一些内心感悟,现将一家之言分享给玉器业同行,借此抛砖引玉,希望有幸获得玉文化良性发展的真知灼见。

一、普通石头和玉石的分辨

石之美者即为玉:玉比普通石头具有更坚密的质地、良好的透光度和更鲜明的色泽。这种解释对有些人来说是具体的,对另一部分来说又有点抽象。

石头是运化玉的摇篮,玉是石头家族的精灵。

玉石拥有其他天然物质无可替代的美,读懂才能感知、喜爱才会欣赏。

玉之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质地美、颜色美和光泽美,这些品质特征没有量化标准却有必需的审美要素。

看清玉石的品质需要眼力,读懂玉石的性格需要情怀。

获得高品美玉需要缘分、需要眼力更需要财力。


玉器行业有半石半玉的说法,这种状态指的是有一点玉的特征而缺少玉的美感。

玉和石的概念是在比较中才存在的,玉器也能通过比较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为什么行家能对玉石质量作出精准的判断,因为在他心里有无数参照物作为甄别的依据。

能够分辨清楚石头和玉的人会有很多,只是在利益面前有的人模糊了双眼、有的人扭曲了嘴巴。

二、玉器制作与设计理念

玉的本质是天然美物,玉雕的本质是将眼睛里的美传递到心灵。

搞清楚玉石的料性、赋予贴切的设计、施以良好的工艺才能出美品、出精品,准备不足急于上手雕刻只能留下败笔。


玉雕行业有种不良现象:创作中没有真正重视文化、深耕文化却在玉的经营中利用文化。

在玉雕大师的作品里一定能看到三样东西:技艺能力、文化修养和职业操守。

俏色巧雕是利用多色玉石巧妙构思、分色设计,可物类万象刻画造型,可依据色彩迎合主题、营造意境,凡经典之作必有巧夺天工的神奇魅力。

玉雕创作的极致追求:无论大件小件,艺术品位最关键。

玉雕设计很难做到小中见大、拙中见巧、形简意深;小中见大体现的是材料体量和创意空间的跨度,拙中见巧体现在技艺和审美之间,形简意深体现在风格和内涵之间,这样的设计才能充分彰显作品的艺术张力。

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是玉器之体,工艺形式承载精神内涵是玉器之魂。

玉石从审料到开料完成会有很多变化,会出现不如人意的瑕疵也会有意外的成全,玉雕师要以敬重之心、包容的态度面对每一件变幻莫测的玉石。

玉雕是通过人工作用对天然玉石的进一步美化,被丑化的例子往往出现在价值比较低的玉石上,毕竟没有人在珍贵的玉石上贸然下刀。

玉石的品质有优劣之分,玉雕师的技能有高低之别,玉雕行业有句老话:好料上好工,料不足工来凑,如果玉雕师技艺不精一切都无从说起。

玉雕师的三个层级:第一个,用良好的工艺把师傅的设计意图呈现出来,第二,能够独立设计完成作品,工艺精湛却在题材表现方面缺少新意,第三,做到师古而不泥古,以完美的造型展现出新颖的创意,善于在作品之中营造意境并引发审美共鸣。

玉雕的工艺流程是有限的,玉雕师的创意设计是无限的。

三、玉雕、消费以及审美

玉器审美在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中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审美是人的一种特殊能力,所以对任何客体的审美结果都会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审美有其基本标准又会随着环境和时间而变化。


玉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玉器所承载的吉祥文化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放弃传统而标新立异的玉雕毫无意义,也会让玉石的价值大打折扣。

玉雕的当代特色不是电子工具下的加工痕迹,而是作品中刻画出的时代风貌和人文情怀。

玉雕是工艺还是艺术?应该看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和观念性,复制抄袭、千篇一律的作品当然不是艺术品,玉器中的艺术品仅是极少数的存在。

大多数玉雕师的创作都是顺应所谓的市场需求,有一类玉雕师却能站在创意前沿引领市场潮流。

贵重的玉器艺术品在线上成交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这类作品的成交只有在良好的诚信关系和完善的服务体验中才能实现。

不要拿形象荒诞、思想空洞、以丑为美的玉器标榜创新、炫耀所谓艺术品味——自娱自乐是没有问题的。

玉雕和石雕都可以表现艺术,由于石和玉有诸多实用功能和应用场景的不同,所以每位玉雕师在设计雕刻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是在雕玉还是雕石。

玉器的正面宣传和恶意炒作是有本质区别的:正面宣传是审美互动、发现价值,恶意炒作是编造故事、抬高价格。

玉石和玉器市场不是水深而是水浑,无良商家对消费者往往是口若悬河、故弄玄虚、货不真话不实,人为搅浑的水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玉器市场火热时通常会伴随着混乱无序,诚信者有之、投机者有之。逆淘汰现象也时有发生,诚信者会成为利益的看客,泡沫产品大行其道而精品玉器却被束之高阁。

看清自己在技能方面的长处和短板,充分了解雕刻材料的优劣应该是上手雕玉的第一步,在工艺技法、题材设计方面扬长避短比任性的挑战自我更高明。

从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玉器制作的每一个高峰总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比如宗教信仰、制度安排、文化风尚和皇室贵冑不惜重金的大量使用;有不同的历史机遇就会有不同形态的玉文化高峰。当代玉雕正处于中华文化全面振兴之时,发展之路有挑战更有新的良好机遇。(图片源自网络)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穿越历史:翡翠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义

下一篇:玉见沈华:玉石在中国文化中特殊的宗教属性和功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