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在英国欣赏中国玉器

2024/9/6 玉雕大师艺术网

大英博物馆或曰不列颠博物馆,或曰英国博物馆,位于伦敦的罗素广场。温带海洋性气候就是这样,风来白云就来,偶尔也会夹带着雨星,风去就是一片蓝天,湿润且柔和。博物馆门庭的石柱便显得十分高大,共44根,也确实高大,近乎14米。这些石柱颇有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的风格,以东方的目光观之,诚然新奇。不过穿过它们,走进博物馆之际,也难免感到压抑。每年逾600万人,自五湖四海来,从石柱之间走进博物馆,他们会像我一样感到压抑吗?甚至会感到这些石柱让自己变得渺小了吗?


大英博物馆为中国文物辟有专门的展厅,匆匆来此,须臾之间,藏品吸引了我的眼睛,也转移了我的思绪。凡中国文物的典型代表,这里皆有。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漆器、刺绣和绘画,无所不有。一种之中,各有其类。一类之中,各有大小和精粗。资料显示,在此的中国文物逾23000件,长期陈列的大约2000件。

中国玉器34件,都在柜子里,透过玻璃可见。并非所有的文物悉数在柜子里,以玉器的体量,能置柜子里才置柜子里吧!有佛像,或石雕,或木刻,皆很瑰硕,便未置于柜子里。

虽然有玻璃罩着,不过看起来还是颇为清晰的。玉器有斧、钺、刀、璧、琮、璋、人像、龙及神面。这些玉器所显示的文化属性,有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几乎都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那件神面,已经钙化发白,是商代的。周以降,没有的。周、秦、汉乃至明清之玉器,统统没有陈列,当是拘于空间之狭小吧!

红山文化玉器1件,残的,不过它已经足以反映红山文化玉器之精神。这是一件玉猪龙,其神韵、光气、工艺及河磨玉的材质,都是一流的。石家河文化玉器1件,其人像蕴含着威严和神秘的气息。它的头冠与耳瑱,完全是巫或王所具的佩饰。工艺极细,光气极盈。龙山文化玉器有斧,素而乏纹。起码有两件齐家文化玉器,是琮,皆具简约之美,粗犷之美,更具沁的绚丽之美。良渚文化玉器最多,璧数件,琮数件。我惊异的一件琮,竟有19节。其颜色是绿和褐互相渗透的沁,突出了此玉器的熟质与旧感。这个琮外部呈方柱形,凹凸,内部呈圆柱形,中空。观察其棱角,可以发现一些由细线构成的神面。一节4个神面,推算下来,计有76个神面。眼睛以圆线而成,鼻子以直线而成,工艺是卓绝的。为什么是19节?为什么要雕凿神面?这样的礼器如何用?我在西安没有想透,在伦敦也没有想透。我只知道良渚文化玉器出土于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行政区域是今之浙江和江苏。良渚文化玉器,还没有多过19节的琮。中国玉器的琮,也没有多过19节的。

汉斯·斯隆是英国一位收藏家,大英博物馆的建立跟他有直接关系。1753年,他逝世了。汉斯·斯隆有藏品逾7000件,涉及植物标本、图书和手稿。他留下遗嘱,其藏品要尽赠国王乔治二世。国王接受了他的藏品,于是国会在当年就批准建立博物馆。之后,还有人捐献自己的藏品,博物馆的藏品遂越来越丰富。大英博物馆藏品逾800万件,以空间之限制,平常只展出了总量百分之一的藏品。汉斯·斯隆之行为,是大有启示的。实际上他是一位医生,但他的立功且不朽,却是拿出了自己的藏品。

然而我回味不息的,将是陈列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珍宝,包括那几十件乃至更多的中国玉器。(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鸿)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一篇:马志君:展现时代风貌,雕刻时代精品

下一篇:下一篇: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我们到底喜欢玉的什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