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玉雕人文系列之相王弄

2018/6/9 玉雕大师艺术网 作者:余俊杰 图片:嘉润艺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前言

相王弄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北起十全街,南至竹辉路。路中段东侧有唐代始建的赤阑相王庙,亦称相王行祠。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南校区位于相王弄南段。现为苏作玉器一条街。


第一次来相王弄的旅者,总会疑惑两个问题?地图上为什么没有相王弄这个地方,只有相王路这个坐标,是不是地图搞错了?另一个相王庙里的相王到底是谁?

众所周知,如今的相王弄,是全国有数的最大最集中的玉雕市场之一。但是说起相王弄之前,我想先回答以上的两个问题。原因是第一个问题可以让我们不会迷路,第二个问题可以使我们找到苏州的根……


相王弄这个俗称自民国以来已经被叫了近一百多年来了,经过历史更迭,如今的相王弄指的是,以相王路为中轴线,相王路里面曲曲折折连接的很多小弄,是许多玉作坊的集中地,而这些小弄才是真真的相王弄。

苏州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然第一次建城却是在春秋时期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主持建城,时称“阖闾城”。在造苏州城时,在建造东南部分城墙时,伤亡惨重工程受阻。最后以一位姓桑名湛璧(亦有史料记载姓桑名湛)将军的牺牲而修建成功。吴人被桑将军伟大的献身精神和英雄的壮举所震撼所感动,自发地在苏州城的东南修筑了供奉桑将军塑像的庙宇,用以纪念为修筑东南城墙而献身的英雄。

到了唐朝,皇帝正式敕封桑将军为相王神,护佑吴民安康富足。

从此,祭祀他的场所亦正式封为“赤阑相王庙”。

相王庙是这二千五百余年的岁月的佐证;是苏州城的根;是吴文化开始的地方。相王庙更像一面苏州的精神旗帜,见证着苏州的昨天与今天。而在旗帜下的相王弄上的玉雕已然成为了苏州的支柱产业,也成为了苏州吴文化和艺术面向全国的窗口。

苏工玉雕自古有之,但相王弄上的玉雕之路,要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批人说起。原苏州玉石雕刻厂改制,有一大批玉雕人才流入市场,其中以苏北为主的一批玉雕师入住相王弄。当时的这里还是农村,周围还是一副农田茅舍的光景。

这批老苏工玉雕人在这里扎根,收徒传承,创业立家。在当时市场上的玉雕主要以仿古件为主,其中就以相王弄玉雕人的手艺尤为精湛,声名远播,玉商们往往慕名而来,产品销往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

在2002年前后,市场渐渐发生了转变。仿古件的市场需求走向趋缓,玉雕人的创作方向开始有了新的转变。也在那个时期,市场整个行情转好,产品由对外贸易转向内地市场。

在当时,相王弄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低廉的房租,玉器集中的市场条件,在这一时期开始汇聚了一大批国内玉雕人才,玉商,玉贩的加入。如扬州、福建莆田、安徽蚌埠、浙江上虞、上海、河南等地玉雕从业者,随后全国各地人数不断累加。

这批人以不同的流派思想和工艺手法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苏工玉雕借此得到了快速发展,渐渐形成了一个兼容并蓄的大苏工概念。当时市场主要还是以玉器加工为主,相王弄以其综合优势逐渐成为了江浙沪一带最有名的玉器加工市场。

时间到了2011年前后,整个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放缓,玉雕行业也面临了艰巨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转变。此时的相王弄已有近千作坊,规模也开始不断加大,产业生态链逐渐形成。最大的改变就是经营模式,前店后坊格局成为主流。

也就在这前后,玉雕开始更多的注重于品牌建设。相王弄变得愈加丰富起来,从低端到高端,题材各异,风格多样,人才多元。其中美院玉雕人才的介入,将会对未来玉雕文化起到深远的影响。

这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市场,却一不小心,成了全国闻名的市场。这是一个城中村,却摇身一变成了苏州支柱产业,是苏州文化和艺术的窗口。

这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却是百年苏工玉雕文化传承的延续和发展。

相王弄的每一次蜕变,都是一场苏州玉雕的新生,如今相王弄又面临新的一场蜕变,这场蜕变后将迎来的是市场回归理性和品牌的信用体系的建设,还是新的市场供需求的转变,我们都期待市场给我们新的答案……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一篇:郑文君用他的玉雕鸿篇巨作书写家国情怀

下一篇:下一篇:传统产业焕新机!且看平洲玉器破局之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